| 工具

涎腺多形性腺瘤

Pleomorphic Adenoma

更新时间:2017-09-23 14:14:00

同义词(或曾用名):混合瘤

概述:

以镜下结构的多形性为特征的肿瘤,包膜可有可无。

发病部位:80%发生在腮腺,10%在颌下腺,少见于小涎腺。腮腺下极最常见。

诊断要点:

1.最常见的涎腺肿瘤,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%,女性稍多见。常表现为生长缓慢、界限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,一般直径2-5cm。常有包膜,但部分病例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。

2. 低倍镜下形态结构多样,包括实性、小管状、梁庄及囊性结构

3. 肿瘤主要由包膜、上皮和肌上皮细胞、间叶成分构成。

1)包膜: 包膜厚度不定,有时可无包膜。在主要为黏液样成分的肿瘤,可能实际上无包膜,肿瘤直接与邻近涎腺组织相邻。多数肿瘤都有向包膜突入的指状突起,此外,有时肿瘤穿出包膜,形成分开的卫星结节,这些结节都借峡部附着于主瘤上。
2)上皮和肌上皮细胞: 大部分上皮呈腺性分化。腺管内衬两层细胞,基底层细胞表现为肌上皮细胞形态,类型多样,包括立方样、扁平样、梭形、浆细胞样和透明细胞。细胞无非典型性,核呈空泡状,无明显核仁,分裂像少。上皮细胞常呈实性片状或管状结构。腔内常含嗜酸性分泌物。导管和片状结构中可见鳞状化生,偶见黏液细胞化生和透明细胞变。
3) 间叶样成分 可为纤维黏液样、软骨样或透明变样,可含有脂肪组织,间叶成分占比变化很大。肿瘤间质的90%以上为脂肪瘤样成分者可称为脂肪瘤样多形性腺瘤。


遗传学
1)约70%的肿瘤有核型异常,目前区分出4个主要遗传学亚型:
2)伴8q12重排(39%)
3)伴12q13-15重排(8%)
4)不累及8q12或12q13-15的散发性,克隆变化(23%)
5)核型表现正常(30%)
 
注:多形性腺瘤复发的可能原因包括:
1)以黏液样物质为主要成分。
2)包膜厚薄的变化及肿瘤侵犯包膜的倾向。
3)肿瘤出现包膜下裂隙。
4)肿瘤结节穿破包膜。

免疫组织化学染色:

上皮细胞可表达CK3、6、10、11、13和16。肌上皮细胞可表达panCK、vimentin、不同程度表达S100、SMA、GFAP、CD10、HHF-35,同时对CK13、14、16呈不规则阳性。

鉴别诊断:

1. 肌上皮瘤细胞丰富,缺乏导管分化和软骨黏液样基质,浆细胞样细胞及黏液成分多。

2. 基底细胞腺瘤基底样细胞均匀增生,细胞巢周围包绕基底膜样物质;缺乏软骨黏液样间质;Nuclear ß-catenin核阳性有助于诊断。
3. 腺样囊性癌:呈筛状结构;常见围神经周围侵犯;上皮与间质间常见收缩裂隙;细胞大小均匀,卵圆形或多角形;大多数肿瘤有无定形、嗜酸性透明的间质区域。
4. 低级别多态性腺癌(Polymorphous Adenocarcinoma, Low-Grade Subtype):几乎只存在于小唾液腺;多种生长模式,无包膜,伴神经周围浸润;细胞成分单一,呈均匀卵圆形;肿瘤细胞S100、SOX10、CK-pan、p63阳性,但p40阴性。

预后:

对于浅叶腮腺肿瘤(大多数),标准手术方法是保留面神经的浅叶腮腺摘除术,术后复发率为零。

治疗:

适宜手术治疗应包括肿瘤完整切除,并附加足够正常周围涎腺组织边缘。
您还没有登录,请先登录

大伽病理

关于我们 | 加入我们 | 广告与服务 | 友情链接 | 网站管理 | 网站地图

©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. 杭州大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 联系电话:13396585932

大伽病理网备案/许可证编号:浙ICP备19012671号


扫描下载APP客户端

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