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mangiopericytoma
夏成青 赵明 刘正智
更新时间:2019-10-10 21:09:00
同义词(或曾用名):鼻窦鼻腔血管外皮细胞瘤样肿瘤
概述:
发病部位:鼻腔为主,可累及鼻窦,少数以鼻窦发生为主。
诊断要点:
1.罕见,占所有鼻窦鼻腔肿瘤的比例不到0.5%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,多见于中老年患者(高峰年龄70岁左右),女性略多见,临床表现非特异,鼻塞和流涕为主要的临床表现;
2. 大体上呈息肉状,鲜红或粉红色,质软易碎,平均直径约3cm;
3. 镜下肿瘤主要位于呼吸性上皮下,无包膜,界限相对清楚,可见内陷的黏液和浆液性腺泡;瘤细胞呈短梭形、席纹状、旋涡状、脑膜上皮瘤样或致密的片状生长;
4. 间质血管丰富,可为毛细血管型的小血管,也可为圆形或卵圆形的扩张性大血管以及分支状或鹿角状血管,管壁可伴有明显的玻璃样变性;
5.瘤细胞胞质呈淡嗜伊红色,类似肌纤维母细胞或平滑肌样细胞,核染色质呈空泡状,核仁不明显,无或轻度异型性,核分裂像少见(<3个/10HPF),偶见瘤巨细胞以及类似于共质体性血管球瘤所见的瘤细胞退行性变;
6.间质可见局灶的纤维化和黏液变性,数量不等的肥大细胞、嗜酸性瘤细胞浸润以及红细胞外渗;偶见脂肪化生以及髓外造血。
免疫组织化学染色:
分子标记:
鉴别诊断:
分叶状毛细血管瘤(化脓性肉芽肿):低倍镜下可见模糊的分叶状结构,以致密的毛细血管为主,表面上皮常见溃疡形成,间质可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,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分化;
孤立性纤维性肿瘤:瘤细胞较球血管周细胞瘤更为梭形,血管外皮瘤样结构更明显,免疫组化染色表达CD34,STAT6, CD99和BCL2等,无或仅灶状表达SMA、MSA等;遗传学上存在NAB2-STAT6基因融合;
血管纤维瘤: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男性鼻腔,肿瘤细胞相对不丰富,以星芒状细胞为主,间质可见较多的纤维化,以及大的厚壁而扩张的血管,罕见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,瘤细胞亦可弥漫核表达β-catenin,但特征性弥漫表达AR。
预后:
治疗:
参考文献:
Thompson LD1, Miettinen M, Wenig B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