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brosarcoma of Sinonasal Tract
更新时间:2017-08-22 14:20:11
概述:
发病部位:1个或更多副鼻窦部位(上颌窦及筛窦),鼻腔很少累及。婴儿型纤维肉瘤一般在后鼻孔附近。
诊断要点:
1. 发生在鼻窦的不常见,发病高峰期为50-60岁,男女发病比例呈2:3。临床常常表现鼻阻塞及鼻出血,疼痛、鼻炎、鼻溢液及肿胀相对少见。
2. 大体光滑、结节状、蕈伞状、溃疡及鱼肉样,质地均匀稍硬,切面界限尙清,高级别肿瘤可见坏死及出血。
3. 组织学没有包膜,常累及骨,外周可见钙化,常见表面上皮内陷(约1/3),偶见表面溃疡形成,上皮内陷可能会误解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或滑膜肉瘤。肿瘤细胞梭形,紧密短束状,人字型或V字型排列,筛状结构不常见,可见模糊簇状排列。梭形细胞含有位于中心的深染、针状核及逐渐变尖细的胞浆,轻度多形性、小的核仁及异染色质聚集,常见合胞体样改变。低级别肿瘤可见核分裂像,高级别肿瘤中核分裂像增多。间质可见较多血管及致密胶原纤维、瘢痕样沉积,水肿及黏液样改变。低级别表现细胞量适度、多形性轻微,可见少量核分裂像;无坏死。高级别表现核多形性、核分裂像高、胶原间质缺乏,常见坏死及出血。
免疫组织化学染色:
鉴别诊断:
1. 纤维瘤病(Fibromatosis):富于胶原间质中可见成熟纤维母细胞,缺乏非典型性,β-catenin核阳性。
2.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(Solitary Fibrous Tumor):成熟的胶原间质中可见肥胖的纤维母细胞,有时伴有血管,缺乏核分裂像。CD34、 Bcl-2及 vimentin弥漫强阳性。
3. 滑膜肉瘤(Synovial Sarcoma):梭形细胞肿瘤伴有上皮分化,上皮标记及TLE1有利于诊断,可见t(X;18)(p11.2;q11.2) (SSX1, SSX2, or SSX4 and SS18)。
4. 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(Spindle Cel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):上皮性恶性肿瘤,常显示与表面上皮链接(伴有溃疡),梭形或上皮样,上皮标记(CK-PAN、P63及CK5/6)可呈阳性,但约30%呈阴性。
5. 恶性黑色素瘤(梭形细胞型)(Melanoma (Spindle Cell Type)):可见表面起源,常见坏死、核分裂像增加。S100 、SOX10、HMB-45、Melan-A、tyrosinase均阳性。
6.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(MPNST):低级别及高级别肿瘤均显示不等量S-100阳性,恶性蝾螈瘤是MPNST伴有S100阳性及横纹肌分化。
7. 双相表型鼻窦肉瘤(Biphenotypic Sinonasal Sarcoma):梭形细胞肉瘤可见表面上皮岛内陷及增殖,常与S100及Actins反应。
8. 畸胎性癌肉瘤Teratocarcinosarcoma :肿瘤由纤维肉瘤、癌(鳞癌或腺癌)及原始神经外胚层成分组成。
9.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(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):常可见明显细胞多形性,高级别核,核分裂像及坏死易见。免疫表型仅有vimentin阳性。
10. 横纹肌肉瘤(Rhabdomyosarcoma):高级别肿瘤常有核分裂像、坏死及浸润性生长。梭形细胞为主时,需要寻找偏心嗜酸性胞浆。肌源性标记(myogenin, MYOD1, myoglobin)阳性。
11. 炎症肌纤维母细胞肿瘤(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):大量炎症细胞及梭形细胞随机分布,可有神经节样细胞,ALK常(+)。
12. 婴儿型肌纤维瘤(Infantile Myofibroma):梭形细胞混有小蓝圆形细胞,可能需要多几个切面寻找原始细胞。常发生在眼眶,鼻腔比较少见。